
2018年11月9日至11日,由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老龄办指导的2018第七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北京扶老助残基金会携手德恒律师事务所受邀参与展会,现场为老年人普及宣传“北京市老年人维权服务项目”。老年人可以通过展位海报学习普法维权小知识,与基金会互动答题赢得小礼品。现场老年人们积极踊跃参加,热情高涨,甚至主动要求成为我们的志愿者,进社区宣传老年人防骗小常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与会老年人现场咨询工作人员有关老年金融诈骗案件,希望得到基金会法律援助。
现场刘阿姨(化名)就和工作人员讲述起她遇到的金融诈骗事例:四个月前,刘阿姨在街坊邻居的劝说下一起报名了某旅游团,说是可以免费北京郊区两日游。结果到了当地后,风景没有看到,却被导游领到某个会议室内参加金融投资理财讲座。经不住讲师的狂轰乱炸,现场老年人们陆续失去理智,最后现场POS机刷卡购买了某金融产品。销售声称投资理财高额回报,“每天返息,八个月回本,第九个月开始都是赚的”。然而,三个月过去后,刘奶奶发现理财公司停止了返息,并且失去联系,到达公司办公地点却发现已经换成另外一家公司。基金会工作人员记录下刘奶奶受骗过程的细节,并联系了公益律师进行一对一的咨询解答和指导援助。
北京扶老助残基金会负责人陈亚辉表示: “北京扶老助残基金会每天都会接到老年人的法律求助、咨询电话,因金融诈骗、欺诈的事例数不胜数。我们不仅为这类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通过公益律师为老年人答疑解惑,另一方面,我们从老年人的心理、认知、习惯等角度出发,希望设计更多互动活动,提高老年人防范意识,不随意轻信他人,让老年人认清诈骗真面目。”

“叔叔,您看看这道题应该选什么?”基金会工作人员小张举着问题卡,上面写道——“如果遇到亲属朋友电话说出紧急事故了,想找您借点钱,应该怎么做?1.立刻转账 2.核对对方信息”老人笑了,“这题简单,当然选2!” “回答正确,叔叔如果您核对对方信息,您会问些什么问题吗?”“那我得问他知不知道我的姓名。”“那如果这个骗子知道您的名字呢?其实,您可以多问对方几个问题,比如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最近一次两人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见面、共同认识的人叫什么名字等等,问题越多,破绽越多。很多叔叔阿姨听到说出紧急事故就慌忙转账,等反应过来自己被骗已经晚了。所以咱们不妨多思考一下,甚至也和自己的子女、亲朋好友设计暗语,骗子对不上暗语,一眼就识破。”
陈亚辉表示,希望所有老年朋友认清骗局、提高警惕,也希望子女们多关心父母,反复提醒父母要提高安全意识,一旦发现老人被骗,马上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