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日,浓浓孝老情,10月17日,由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老龄协会主办,北京扶老助残基金会承办的 “孝满京城 德润人心”老年维权普法教育活动在北京中山公园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大力宣扬依法保障老年人自身权益普法知识,加强老年人维权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京城数百名老年人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来自京城法律界、为老服务组织以及爱心志愿团体的数十位各维权领域的专业人士现场为老年人耐心讲解了维权普法知识,并接受现场咨询。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维权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年龄、知识的限制,现实生活中,老年人普遍法制观念不强,维权意识淡薄。近年来,中青年人防骗意识越来越强,犯罪分子将目光转向了老年人,利用老年人接受社会信息少、防骗意识低、节俭意识强等特点,诱骗老年人上当。老年人权益保障是国家、社会、公民普遍关心的大事,事关每一位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关系着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

老年人在“特殊家庭权益保障”摊位接受《锐观察》节目采访
北京老年人维权项目负责人表示,“在重阳节暨老年节开展依法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普法宣传活动,既能体现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价值,也能凸显传统节日在今天老龄化社会的现实意义;既能让老年人权益维护普法宣传深入人心,又能注重民俗性、传承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这次我们开展一场具有浓郁民俗文化特色、丰富文化内涵、百姓参与互动的重阳节老年人权益保障普法宣传活动多项主题活动,旨在弘扬重阳传统文化的同时,宣传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愿所有老年人都能过上有尊严、有法律保障的晚年生活。”

活动现场设置了“特殊家庭权益保障”、“老年人财产继承权与财富传承”、“老年人监护法律解析”、“电信诈骗防范”、“投资理财陷阱解析”、“保健品消费欺诈解析”、“收藏品消费骗局解析”、“老年婚姻中的权益保护”、“老年人应急安全知识”等十余个主题展位,老年人跟随现场工作人员做游戏,参与有奖竞答,在感受传统节日文化气氛的同时,也学习到老年人维权方方面面的知识。
“老伴去世了,一直没再婚,也没有孩子,自己一个人生活了大半辈子。想晚年住进养老院,没监护人签字还住不进去。”坐在“特殊家庭老年人权益保障”展位前的刘奶奶一边和北京扶老助残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聊天,一边欣然接受重阳节爱老化妆服务,在工作人员的精心打扮下容貌焕然一新。当得知北京扶老助残基金会能够为失独、孤寡、残障等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入住养老机构担保、紧急医疗和住院签字等代理服务时,刘奶奶激动得热泪盈眶。“来参加活动才知道有这么好的组织能帮到我们这种孤寡老人,住养老院、紧急就医都有保障了。”

老年人在现场学习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北京扶老助残基金会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 年,北京市民政局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选定北京扶老助残基金会作为本市特殊家庭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代理服务机构。这些特殊家庭主要指失独老人、子女无民事行为能力、无子女及子女不在身边4类,基金会通过与老年人协商,当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生病住院时,“代理服务”帮他们跑腿办手续,代理老年人办理入住养老机构的签字等事宜。
据了解,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节。老年节的法律确立,是老年人权益保障的重要体现,也是尊老、敬老、孝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依法维护老年人权益的现代法制制度紧密结合的典范。

本次活动,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践行,也是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指出的“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举措。通过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教育,能够不断强化全社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治观念,并进一步推动老年人普法宣传教育向规范化、常态化发展。